梁实秋在散文《喝茶》里说:“我不善品茶,不通《茶经》,更不懂什么茶道,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。但是,数十年来,喝过不少茶……”汪曾祺在《寻常茶话》中也说: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。茶是喝的,而且喝得很勤,一天换三次叶子。每天起来第一件事,便是坐水,沏茶。但是毫不讲究,对茶叶不挑剔。他还记述了老舍先生的一件喝茶趣事: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。他到莫斯科开会,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,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。可是,他刚沏了一杯茶,还没喝几口,一转脸,服务员就给倒了。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:“他妈的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!”一天喝茶喝到晚,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。外国人喝茶都是论“顿”的,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,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,不要了。这几位可是文豪级别的人物,喝茶尚且如此,可见大约当下99%的国人喝茶,不过是把茶当做是开门七件事之一,人生的附属品而已,是不大讲究的。
然而,喝茶应该是大有讲究的,这讲究是传承、是文化,甚至是科学的、艺术的。今天,喝茶之人大约就分为两类,一类像梁实秋、老舍等“喝茶是一天喝到晚”,解解渴,提提神;一类是习茶,这一“习”就高雅了许多,可问题偏偏就出在这“习”字上。放眼望去,满眼是装神弄鬼,给“茶”穿上了一层神秘外衣。那古人是如何喝茶的呢?又有哪些讲究呢?探究清这些问题对于“拨乱反正”就大有必要。相信不少人可能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,但至今也未见有谁能够理清历史脉络,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。2016年8月,我与静清和茂林兄,相约去了景德镇浮梁长物居涂睿明先生处寻瓷。两天时间下来,茂林兄忽然有了写一本关于茶器的书的想法,我笑言:我就说你闲不住的。因为他曾多次说过,三年写了三本书,关于茶的问题基本说清了,该收手了,不再写茶的东西了。谁知,两天寻瓷后他竟“反悔”了,他说:试一试。不想这一试,不到一年时间,洋洋十余万言图文并茂的书稿《茶与茶器》竟完成了。——至此,我唯有五体投地的份了。
《茶与茶器》封面
《茶与茶器》是一本关于茶的发展史及茶器发展史的书,其中广泛的考古资料,繁缛的文献考据,精彩的文人唱和,大量的科学数据,尽可能地梳理了不同时代、不同朝代不同茶的制作工艺、饮用方式、茶器的发展脉络、茶与茶器的关系及喝茶的各种礼仪等,脉络清晰,考究细致,体系完整,洋洋大观。《茶与茶器》其实更是一本告诉你古人如何喝茶、教你如何喝茶的书。我们常叫喝茶为“吃茶”“品茶”,可为什么是“吃”,为什么叫“品”?又如何“吃”,如何“品”?我们常常为得到一个上眼的柴烧器而心悦,为淘到一把满意的紫砂壶而陶醉,为搞到一个精致的瓷杯而欣喜若狂。你可知道不同的茶要用不同形制、不同胎质的茶器?你可知道紫砂大行其道的原因?又为什么各大名窑瓷器是那样让人爱不释手?诸如此类司空见惯却又困扰不已的问题,《茶与茶器》都给了您答案。
《茶与茶器》书稿付梓让静清和茂林兄如释重负,他该不会又说,这是他最后一本书了吧。但我深知他是一个吃苦的人、是一个严谨的人、是一个执着的人,他秉行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古训,上下求索,孜孜不倦,于他,茶路无尽头。我倒希望他不断“反悔”,因为他一 “反悔”,大家就又有好书可读了,就又多一份“吹牛”的资本与底气。
(刘舫溪)
当代著名茶人,知名茶学者 静清和
当代著名茶人,知名茶学者
静清和
当代著名茶人,知名茶学者 静清和
[作者自序--静清和]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习茶瀹茶时,茶滋于水,水藉乎器,汤成于火。活火、活水、妙器,加之静心泡茶时,对茶汤浓度把握得恰恰好,才会成就一盏茶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、韵的准确表达。
长期以来,国内茶界对茶与茶器的研究,是一个空白,很难找到一本严谨可靠的书籍作为参考,使得习茶的人少有懂器的,制器的人少有知茶的,似懂非懂的,却又在以讹传讹。即使是许多常识性的茶与器的问题,也在岁月既淹中,袭以成弊,是非难分。鉴于此,抽时间去写一本有理有据的关于茶与茶器的新书,成为我的一个愿望。
夜以继日,探微索隐,历时九个多月
此类书籍的写作,想想容易,一拿起笔就会惆怅万分。茶与茶器毕竟是两个专业,真要搞清楚二者的边界与相互影响,涉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,既需要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”,又必须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。幸好,我能吃苦,耐得住寂寞,可以依赖多年的积累与考证,绝息交游,夜以继日,探赜索隐,识契真要。历时九个多月的艰辛,终于写完了《茶与茶器》的书稿。
《茶与茶器》一书,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,一直写到今天,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、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,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。在唐代以前,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、食、饮同源,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,并没有发生多少的交叉。陆羽《茶经》问世以后,人间相学事春茶,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的分野。从茶的晒青、蒸青初始,随着制茶技术的进步,饮茶方式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,它们二者综合对茶器的影响,开始变得越来越深刻。
元代,揉捻工艺的发明与普及,为发酵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,也使茶的瀹饮变得简单和快捷。尤其是在明末清初,当松萝茶的制作技术影响了武夷茶之后,随着一个崭新的乌龙茶类的诞生,必将催生与之相应得最恰当的新的品饮方式。于是,器具精良、以闲情逸致烹制的工夫茶出现了。工夫茶在乌龙茶产区的横空出世,使得其品饮方式,不断地随着乌龙茶制作技术的向外传播,而逐渐在福建、广东地区扩散和发展。当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后,很多酒器的形制,便影响和左右了茶器的发展与变革。曾作为品茗器的盖碗,也渐渐地在向泡茶器方向转变。形随功能,当茶器的用途发生了改变以后,其形制必然也会为之变化。
学茶识器的入门必读书
本书的知识构架较为完整,引经据典,深入浅出,茶的发展的知识体系,可视为是对《茶路无尽》的细化,茶器的考证与研究,是对《茶席窥美》的深化,三本著作可以融会贯通,相互印证。该书不仅对茶与茶器,从各个时代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,对每一个观点、每一类茶器,尽量写精写透,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,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,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。
精彩语录
在华夏神州,上下五千年,荡尘俗,涤昏寐,越众饮而独高,攸关国人精神层面的饮品,莫过于茶了。
量力而行,少饮茶、喝好茶、喝淡茶,不失为饮茶的智慧。
峣峣者易缺,皎皎者易污。瘦金体的清节凌云、顿挫锋芒,于我总有一种无法拭去的悲剧的美学意味,不如苏轼的书法,更婉转、内敛、敦厚,安抚内心。
少喜唐音,老趋宋调。绚烂之极,归于平淡,平淡之中,却尽得风流。经过了大唐的富足、华丽、奔放,到了宋代,洗尽铅华呈素姿,开始呈现简洁、婉约、清丽、内敛之美。
如果说色彩诉诸的是感觉,线条诉诸的是心灵,那么宋代的瓷器,呈现的却是那一代人的情趣和境界,铸就了宋瓷审美在深度和精度上的不可逾越。
宋代名窑辈出,开辟了一个仰之弥高,却无法逾越的宋瓷时代。自此以后,尽得风流的宋瓷,总是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过。
只要不是太俗太装,能把繁琐沉闷的人生,稍稍艺术化一些,让自己活得更加率真自然一点,
有花有茶的生活,岂不也是诗意盎然、活色生香?
本文由华文天下提供